中电瑞达 | 智能建筑将成为时代新常态
发布时间:2020-12-30
浏览次数:1121
未来的建筑该如何进化?当家电、汽车,房屋在生态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变得越来越智能,工作和生活更加舒适便捷后,一些有卓富远见的“人”已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一栋楼宇甚至整个城市,打造全方面智能建筑。
根据Acumen Research机构的研究报告,预计“到2026年,全球智能建筑市场有望将达到1600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5.3%”。
智能建筑市场,按解决方案可分为软件、硬件和服务;按产品可分楼宇管理系统(BMS)、供暖,通风和空调(HVAC)、照明控制、安全和访问控制、紧急警报和疏散系统等;按建筑物类型可分商业建筑物、住宅建筑物、政府和公共基础设施、教育机构等。
由于现代社会用户对生活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增长,智能建筑管理解决方案在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多层建筑、学校或建筑群的运营成本更低的目标,这也将是解决用户一大痛点之一。
智能建筑应用中出现的积极脱碳、电气化和弹性化趋势,降低建筑的排放,与各个市政府提倡建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目标相契合,这也说明了未来智能建筑城市构建形态是顺势而为,已成定局。
中电瑞达智慧方案解决专家
引领未来行业趋势
中电瑞达在智能建筑构造中,全面融合了人、设备和空间三大要素,以用户体验、无感,以及灵活可扩展的应用场景为出发点,全面探索并展示了如何在技术的帮助下提升建筑物内用户的工作和生活体验,提高(业主、租户)企业的生产力。
中电瑞达承接所有项目的最大特点在于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将复杂的技术和产品隐藏在“表面之下”,通过将智能体验与正常环境自然地无缝融合,于细微之处带给人舒适健康、无感便捷的体验。
核心技术
系统架构优势
中电瑞瑞达全面选用“智能云+边缘+端”一体化架构,实现了建筑内部众多设备和系统的无缝连接与集成。其中,建筑边缘端连接本地网络内的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如照明、暖通、消防、安防等),成为数据第一方对接者;而云端则为建筑提供统一的管控与应用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借助 AI 模型在云端训练并通过容器方式部署至基于 Azure IoT Edge 的边缘计算节点,形成云+边+端的灵活混合部署模式。借此,任何子设备就可在间歇性或无Internet连接的情况下继续运作,为建筑提供本地服务支持。
数据采集和统一数据平台的优势
借助边缘网关灵活收集源自传感器,设备的数据,集中到边缘网关后,通过 Azure IoT Hub 进行整合,统一存储到云端以供进一步分析和使用。借此不仅可以实现双向沟通与管理,集成市面上主流厂商、主流协议的设备数据,如 OPC UA、BACnet、SNMP、Modbus 等;通过利用 Azure data service 的一系列技术组件,支持结构数据(如会议室预订数据、访客数据、物业工单数据等)和非结构数据(如传感器数据、视频图像处理数据等)的处理、存储与分析。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统一分析+报表门户,可以方便各类用户上传、编辑、更改报表,并实现行级数据的权限管理。
应用优势
整个打造的建筑系统可全面支持多达百万接入设备的操作,并通过规则引擎和规则库实现每秒数十万次的高速操作。该建筑系统支持针对不同建筑的模板化资产配置规则和功能应用,支持业务化资产配置。不仅如此,它还支持资产故障规则配置功能,可手动创建丰富的设备故障规则库,并能对接云平台的机器学习能力,进一步扩充相关功能与能力,创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通过以上说明,在用户及政府的需求推动下,智能建筑是顺势而为的产业,将成为时代常态,未来,中电瑞达不断探索将研发更具智慧的建筑,为人们带来更多惊喜与期待!